十一月十八日 星期四

周四中午提名截止,唯一令人惊讶的事情是皮特·贝尔斯特德最后关头的退出。他是第一个宣布参选意向的人,但他早就已经没戏了。“我已经完成了自己的职责,那就是让比赛开展起来,”他的退出声明十分精彩,“我明白自己没有胜算,所以让别人去争个你死我活吧。我就坐山观虎斗,在竞技场边帮他们收尸好了。”

他本来想说自己会在旁边等着,“帮他们平复伤口”。但由于情绪过于激动,他第一次让嘴皮子占了上风,变得口不择言。声明结束后,他立刻和《每日快报》签订合约,在竞选期间撰写对每位候选人言辞犀利、新鲜热辣的分析和评论。

这样一来候选人就变成九个,仍然是史无前例的人数,但一边倒的观点是,九个中只有五个有胜算——塞缪尔、伍尔顿、厄尔、麦肯齐和厄克特。现在号角吹响,战士到齐,民意调查研究者们加倍努力地联系政府议员,想探听风声究竟如何。

保罗·麦肯齐拼了命地要崭露锋芒。卫生部长是个沮丧的男人,他坐这个位子已经五年多了,和厄克特一样热烈地期盼着选举后内阁重组,迎接新的挑战。在一个冷门机构掌权多年,他觉得自己是个可有可无的人。几年前,外界普遍认为他是党内冉冉升起的政坛新星之一,兼具雷厉风行的做派、渊博深厚的学识和悲悯博爱的情怀。很多人都预测他会一路顺风,问鼎最高权力。然而医疗部门成为他的官场黑洞,他在里面越陷越深,无法抽身。面对高声抗议的护士和救护车司机,他办事不力,处理不当,搞得自己形象受损,万分狼狈。医院扩张计划的延迟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一蹶不振,消沉气馁,还跟妻子谈起过下次选举就告别政坛的打算。

而科林格里奇的下台对他来说,就像挣扎在水中的人突然发现一块近在咫尺的陆地。他在第一次选举前的五天宣布参选,整个人焕然一新,充满活力与激情。他十分急切地想要迅速出头,铁了心要脱颖而出,木秀于林。他让手下找个合适的时间帮他多拍点照片,从一定程度上修复一下自己不怎么样的外界形象——但千万别他妈的在医院拍,他特地嘱咐道。他和这鬼地方发生的倒霉事已经够多了。走马上任卫生部长的头三年,他一直受到良心的趋势,马不停蹄地走访各个医院,想了解病患护理的情况,但常常运气不佳,遇到护士们组成的坚固防线,抱怨她们拿的是“奴隶工资”。更糟糕的时候,还会遇到不那么太平的集会,医院的工人群情激昂地反对“野蛮削减”资源。他得了个外号叫“削减医生”,而工会抗议时还经常在这个外号前加上些侮辱性的字眼,大张旗鼓地写在横幅上。就连医生工会似乎也同意应该听从大家的呼声,提高卫生预算,而不是按照需求实事求是地制定。有时候,麦肯齐甚至会暗自垂泪,当然了,只是暗自。

他几乎没见过几个病人。有几次他试图从后面偷偷溜进医院,示威者都好像神机妙算,提前知道他的计划似的,掐准了电视台摄制组到的时间,逮住他大喊大叫。这样在公共场合被白衣天使们批得体无完肤可不是什么好事,他的公众威信一天天下降,他的个人自尊也一天天丧失。于是麦肯齐再也不去医院了。他不愿意再经受那样严酷的考验,决定退出“医院微服私访计划”,去安全的地方看看。这是种无可厚非的自卫本能。

他的新计划很简单,很安全。当然是不去医院了——“为了我自己的政治目的而利用病患实在是大错特错”——他的手下安排他去走访“安行实验室”总部,当时安行公司刚刚制造了一大批设备,专为残疾人士设计,并研发了一款革命性的声控轮椅。每个四肢无法动弹的高位截瘫患者都会用到。这是英国科学技术进步与残疾人关怀的完美结合,也是麦肯齐梦寐以求的功绩,因此,提名截止后不到几个小时,国务大臣的车就疾驰而来,这样的重视让麦肯齐好像得到了上帝的救赎。

麦肯齐很是小心,并觉得这次走访能够圆满成功。工厂的生产一切正常,去走一走关心关心也非常必要。可是,如果能在摄像机前真正慷慨激昂地进行一番演示,那可是比蜻蜓点水地看一看要好上千倍万倍。过去他遭遇的埋伏太多了,所以这次他计划周全,确保手下在他到来前的三小时才通知媒体。这个时间正好,摄制组可以赶来,但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就没时间聚众闹事了。快到目的地时,他躲在皮质后座上,脸向着自己的照片微笑,祝贺自己的警惕性得到了回报。今天的一切都会顺风顺水的。

但今天的风水实在没有向着麦肯齐,他的手下效率太高了。政府需要时时刻刻都知道部长们身处何方。和其他议员们一样,部长们也要随时待命,以防出现什么紧急情况或是下议院突然需要进行投票。因此,在上个星期五,麦肯齐的日常事务秘书按照平时的常设指令,将上司未来一周的全部安排都发给了政府负责协调各类事务的权威办公室——也就是党鞭长办公室。

汽车行驶在乡村公路上,离新建的工厂还有几百米,麦肯齐仔细地梳了梳头发,做好了准备。部长用车驶过蜿蜒的红砖围墙,而后座的部长整理了一下领带,和车一起进入了工厂大门。

刚一通过大门,司机就猛地踩了刹车,麦肯齐一个没坐稳,撞到前座上。文件撒得满地都是,精心准备好的一切就这样毁了。他还没来得及骂一下司机,要求他给出解释,就发现搞得他如此狼狈的原因已经站在了面前——抗议者把车子围成一圈。他最疯狂的噩梦也不如眼前的场景可怕。

停在工厂传达室前的小车被一群群情激奋的抗议者围得水泄不通。他们都穿着护士的制服,高喊着怒骂的口号。麦肯齐的新闻秘书负责任地召集了三个电视台摄制组,并将他们安置在行政区域上方一个很理想的拍摄位置。于是护士们每一个愤怒的字眼和行动都被摄像机明白无误地记录下来。麦肯齐的车子一进门,人群就围拢过来,踢着车身,捶打着车顶上的宣传牌。几秒钟之内,天线就不知所终,挡风玻璃上的雨刷器也被人掰了下来。司机反应还算快,按了所有部长用车上都有的紧急按钮,车窗自动关上了,车门也自动锁住了。但之前已经有人成功地向麦肯齐脸上吐了口唾沫。车窗玻璃上压着一个个攥得紧紧的拳头,扭曲的脸庞鬼魅般出现在麦肯齐眼前,好像只要他一出去,就会把他打得体无完肤。车不停地震动和摇晃,人群不断地推搡着,好像要憋死车,也憋死他。他再也看不见外面的天空和树木。没有人帮助他。周围除了敌意,别无他物。

“逃出去!逃出去!”他尖叫着。但司机无助地举起双手。人群把车子团团围住,没有任何撤退的可能。

“逃出去!”他继续尖叫着。幽闭恐惧症令他抓狂,但这丝毫无济于事。绝望中的麦肯齐已经丧失了判断力,只有错误的本能,他不顾一切地向前斜了斜身子,抓住自动变速杆,向反方向一推。发动机一阵轰鸣,司机急忙踩刹车,车子移动了不过一英尺,但已经太晚了。车开进了人群,撞倒了一架轮椅。一个穿着护士服的女人应声倒地,看上去十分痛苦。

人群受惊般地散开了,司机抓住机会,将车子倒着开出大门上了路,来了个很精彩的手刹转弯,掉转车头,迅速逃跑了。汽车疾驰而去,在路面上留下两道黑色的轮胎印,如同两道触目惊心的伤痕。

麦肯齐的政治生涯也如这丑陋的轮胎印一样,彻底留在了这条路上。轮椅上没有坐人,那个女人受的伤也不重。她甚至不是个护士,而是一个全职的工会召集人,在将一点点小事扩大成能上头版的危机这一点上,她可是行家里手。但这一切都不重要。没有人费心去好好调查一番。凭什么管这些?他们已经有料了。陆地上的男人发现巨浪再次打来,可怜的麦肯齐再一次被卷入大海的惊涛骇浪之中。

第一时间更新《纸牌屋》最新章节。

相关阅读

布登勃洛克一家

托马斯·曼

且听风吟

村上春树

极致沉迷

臣年

头号炮灰

兰桂

尼罗河上的惨案

阿加莎·克里斯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