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案 寄生恶念 第七章
一天后,死者的指纹和DNA信息反馈出了结果。经比对,在全国的数据系统中,并未登记关于死者的任何相关信息。死者的头部至今下落不明,连做颅骨复原的条件都不存在。为了发动一切可发动的力量,老贤将死者的大致信息编辑成文档,在市局网站上发布了一个帖子,题为《关于协查无头尸源的通报》。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虽然我们科室在专业知识储备上比普通民警强了那么一点儿,但我们的实践经验却远远不如基层民警丰富。往远了说,在侦破塌陷区沉尸案时,若不是那个叫师国基的民警巧用航拍器,那么大面积的现场绝对能让我们科室的人跑断腿;往近了说,水上派出所的“捞尸人”老赵,他对浮尸的判断能力,有时甚至已经超过了明哥。所以千万不能小看咱们民警兄弟,他们不少人都有隐藏技能。通常遇到疑难案件,我们都会发布协查通报,动用全局民警的智慧。
尸源调查告一段落,叶茜那边传来消息,因泗水河一直是航运要道,所以早年建造的石桥不在少数,要想在50公里范围内找到抛尸点,还需要些时间。
基于此,明哥带着我们直接开始了第三项工作——“摩托车侦查实验”。
实验的目的有三个:
第一,确定摩托车的大致型号。
第二,确定摩托车的行驶速度要达到多少,排气管温度才会快速升高。
第三,确定摩托车行驶多远的距离,才会在尸体表面形成类似的烫印痕迹。
叶茜认识一堆玩摩托车的高手。沟通之后,他们帮着找来了市面上所有能见到的摩托车排气管,包括原厂管、回压管、半回压管、直通管、半直通管、S鼓、内回压、G型、直排、Y型、街鼓、M鼓、HKS鼓。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还真不知道一个摩托车排气管竟然有那么多的种类。
好在各个种类之间的差异明显,我们通过比对印记的形状,最终锁定了两种排气管:“原厂管”和“直排管”。根据内行人介绍,这两种管子均属于大众管,可提升高转速的马力,适合长时间行驶。常用在排量为125立方厘米的摩托车上,125型摩托车手动挡一百公里耗油2.5升,自动挡一般3升,属于经济实惠型摩托,铺货量很高。
确定了车型,剩下的工作就变得简单很多。多次试驾后,我们得出结论,当车速达到每小时50公里以上时,排气管的温度便会快速升高。要形成死者身上的印记,摩托车要在匀速前进的状态下行驶36公里,超过这个距离会造成皮肤炭化。
这样,嫌疑人使用的抛尸工具便是品牌不详的125型摩托车,从杀人地到抛尸地的最长距离则为36公里。以抛尸点为圆心,以36公里为半径画圆,那么第一凶杀现场就在这个划定的区域内。
有了“半径”,找到“圆心”便成了下一步的重点工作。起先我们认为,只要有符合条件的石桥,找蛙人潜入河底看看有无重物即可,难度应该不会有多大。可事实证明,我们想得实在太简单。蛙人潜水,面临三大困难:第一,河水混浊,能见度极低;第二,暗流速度快,在河底几乎寸步难行;第三,河底淤泥过厚,重物坠落后沉入淤泥,几乎看不见一点儿踪迹。
第一时间更新《尸案调查科6·罪终迷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