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案 土屋谜尸 第二十三章
救人的事在杨超这里,只不过是一个小插曲,但对谭天恩来说却是刻骨铭心。说起谭天恩这40多年,用“一言难尽”四个字便可全部概括。
谭天恩出生在富庶的鱼米之乡,他的乡里乡亲都是走集体经商的道路,可无奈的是,他父母都是外来户,并不能真正融入那个以村为单位的利益集团。在失衡的生存环境刺激下,谭天恩把那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刻在了自己的书桌上。他本想通过学习来改变家庭命运,可遗憾的是,这条路比他想象的要曲折坎坷。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绝大多数人连电脑是什么都不知道,更不用说信息公开化;那个时候的考试成绩,全部靠学校通知,一旦信息被学校截留,考生根本无从查询。也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冒名顶替上大学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不幸的是,谭天恩就是那个被顶替的学生。
残酷的现实面前,只有两条路供他选择。一是继续求学,二是下海经商。他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很自信,可万一再被顶替,又该何去何从?于是在父母的建议下,17岁的谭天恩选择背起行囊。
20世纪80年代末,正是沿海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随着国门逐渐打开,只要肯干,赚钱绝对不是什么难事。那年夏天,谭天恩扛着铺盖卷直接南下,经亲戚介绍,给一家工厂当业务员。
在那个年代,很多人的思想并未完全开化,业务员要想把货物推销出去,全凭三寸不烂之舌。人们都说“言多必失”,话要是说得太漂亮,就很容易掺杂水分;“满嘴跑火车”就成了那时候人们对业务员的第一印象。然而谭天恩却是个另类,他每到一家企业,最先介绍的不是产品怎么怎么好,而是告诉别人,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他的做法类似于现在的“精品销售加售后保障”。先不管那时候的商品需不需要售后服务,但这话说出来就让人觉得很中听。在没有网评也没有电话回访的年代,很多企业就是看中谭天恩为人实在,才把大批订单交到他的手中。
1993年,谭天恩所在的工厂迎来了第一批实习生,正是在这个机缘下,谭天恩遇到了自己心仪的姑娘。她叫许昕,是市区一所中专院校的毕业生,比谭天恩小2岁,实习时谭天恩是她的带班老师。在实习的一年里,许昕每天都要和谭天恩一起跑市场,熟悉商品从进货到销售的整个渠道。
许昕的长相并不出众,属于耐看型。“一见钟情”指定用不到她身上,但“日久生情”就不好说了。那时候跑市场,全靠“11路”,一天下来,没有一定的体力肯定吃不消;而谭天恩对自己要求很高,即使没有厂里的监督,他也必须保质保量地完成当天的工作计划。像谭天恩这样的老业务员早就习惯了这种工作模式,可对许昕来说,还真有点儿扛不住。实习的第一天,许昕的脚上就磨出了血泡,看着她步履维艰的模样,谭天恩心里多了一丝歉疚。
“我背你吧!”他把公文包咬在嘴里,蹲下身子把还在愣神的许昕背了起来。
“你……我……”许昕只是象征性地挣扎了两下,便乖乖地趴在谭天恩的身上不再言语。
那个年代男女间的爱情都很纯粹,有时候私订终身,可能简单到只需要一首歌,一次回眸。
都说“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许昕的默许,让两人在3个月后便确立了关系。一年后,实习结束,谭天恩22岁,许昕20岁,两人都到了郎要娶妾要嫁的年纪。
当谭天恩提出要拜见未来的岳父岳母时,他这才知道,原来在他眼里普普通通的许昕,竟然是“微服私访”的显贵。许昕的父亲许强柱是大名鼎鼎的木材商,家族企业更是涵盖多个门类,地产业、化工业、建材业、餐饮业、娱乐业都有涉猎。许昕在家排行老五,上面有4个哥哥;虽说南方“重男轻女”比较普遍,可“物以稀为贵”,许昕作为家里的掌上明珠,许强柱自然不希望女儿嫁给谭天恩这种“三无产品”;可许昕的执拗,又让他不得不做出退让。于是许强柱提出,由他出资置办企业,许昕掌权,谭天恩负责经营,干得好,女儿就嫁他;干不好,就不要“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自从当年考试被冒名顶替,谭天恩就不相信命运这个东西。一块牛肉,是做成牛排,还是做成牛肉丸子,关键是看能力,所以谭天恩身上从来不缺少与命运抗争的勇气。为了心爱的女人,也为了证明自己,他不能退缩,唯有迎难而上,才能找到出路。
第一时间更新《尸案调查科6·罪终迷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