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曹操北征乌桓,许昌空虚。

正趴在新野休养生息的刘备,激动不已的去找刘表,说:“大佬,曹操又犯了顾头不顾腚的老毛病,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我们赶紧出兵,直取许县,拿下汉献帝,把他绑架到你这里来了,曹操就彻底死定了。”

刘表:“你的建议很有军事价值,等我找专家论证一下。”

等到曹操得胜班师,刘表把刘备叫去,说:“几年前,你提交的那个趁许县空虚,抄曹操后路的项目,有很大可行性,是个近乎完美的好项目。只不过……只不过论证的时间有点长,失去了这么好的一个机会。”

刘备道:“大佬,没得关系的。现在天下分裂,战争频繁不断,机会都排着队,络绎不绝的向我们赶来。重要的是,你是不是那个能够认出机会,并抓住机会的人,如果你是,那就没关系了。如果你不是……不是就算了。”

说这话的时候,刘备已经在刘表这里,趴窝了足足八年。

静极思动啊。刘备说:“我要效法刘表年轻时候的荒野求贤,打听一下哪里有能力强的员工,把他挖过来。”

三顾茅庐,这就开始了。但是这个三顾茅庐,并非是历史上唯一的说法。以前有本怪书叫《魏略》,书中的文字,是这样组合的:“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当曹操平定了前后左右,稳固了自己的地盘,正高卧隆中的诸葛亮就知道麻烦来了,他推窗而起,曰:“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于是他脚踏麻鞋,身背雨伞,顶风冒雪,前来刘备这里递交求职简历。刘备听说来了个应聘的,就说:“好好好,正好咱们这儿缺一个服务生。”于是诸葛亮就羽扇纶巾,成为了刘备宴会上的调酒师。宴会时,刘备喝得高兴,把杯子往诸葛亮跟前一递:“小诸满上。”诸葛亮一边斟酒,一边问:“老板忙不忙,不忙聊几句?”刘备诧异:“有啥好聊的?”诸葛亮开口了,这么一聊,刘备大骇:“正所谓五步之内,必有芳草,你原来是个人才,赶紧解下围裙,过来跟我们一块喝……”

这段故事是说,三顾茅庐之事,其实并不存在,存在的是诸葛亮自己登门求职。

一段时间以来,这个说法在史界甚嚣尘上,乌烟瘴气。诸葛亮见此情形大怒,遂撰《出师表》,作证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诸葛亮亲自做证,《魏略》那本书就被视为没有依据的流言餥语,正式被排除了。等到了陈寿撰写《三国志》的时候,此人熟悉诸葛亮,他经过资料比对,果断的将《魏略》丢入到了废纸篓中。

目前史界公认的是,刘备在荆州的时候,向当地名士司马徵打听:“问一下,这一带有没有干活卖力的员工啊?有没有讲究奉献精神的员工啊?现在是员工荒,老板招个人不容易啊。”司马徵,人称水镜先生,又称好好先生,不管任何人说任何话,他都说好好好。听了刘备的询问,他回答说:“好好好。”

刘备问:“到底有没有呀?”

司马徵说:“好好好,有个卧龙诸葛亮,还有个凤雏庞统。”

刘备摇头:“有没有猎头公司帮忙啊,替我把这两人挖过来。”

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此后不久,颖川人徐庶,就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那个徐庶。他来找刘备,说:“大佬,需要人才吧?我替你推荐一下卧龙诸葛亮。”

刘备说:“你去把他叫来,我让人力资源部简化一下他入职手续。”

徐庶说:“不可以这样,诸葛亮屁股好好沉,趴在隆中死不挪窝,你得自己去把他掏出来。”

要不要这么费劲啊?刘备很犯愁。

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最新章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