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越手边还有厚厚一打奏章的时候,天色就已经完全暗了下去,皇帝做到这样,不能不说是励精图治了。

米四儿侍立在一边,瞌睡得不停地点头,郑越扫了他一眼:“四儿,困了先下去吧,这不用你伺候着了。

”“皇上恩典。

”米四儿可不客气,谁教育出来的像谁,这孩子直率起来和冉清桓倒是有一拼。

他说话着就往外撤,盘算着好好歇息一宿,然而还没到门口,忽然听见一阵翅膀拍打的声音,这动静极大,绝对不是什么飞鸽麻雀能制造出来的,倒像是什么猛禽。

米四儿目光一凝,清醒多了,面对着窗口,腰上的护卫刀拔出了一半。

窗口影子一闪,一只大鹰停在上面,却不进来,棕黄色的眼睛冷冷地与米四儿对峙着,通了灵性一般。

“四儿,”停了一会,郑越开口,“放它进来。

”“皇上,这是游隼,性甚凶猛……”“朕还怕只鸟么?

”郑越放下朱笔,“你没看见这东西腿上绑着信筒么?

放进来。

”“信筒?

!”米四儿不可置信地睁大了眼睛,把佩刀收了回去,小心翼翼地退到一边,“谁这么神通广大能用这种玩意儿送信?

!”“还能有谁。

”郑越嘴角难以抑制地往上勾起,小声咕嘟了一句,“没良心的,走了多长时间才想起写封信回来。

”那只游隼果然通人性,米四儿一退开,它便飞进了上书房,停在郑越桌案上,并且没有弄乱他桌子上一本奏章,昂着头,对郑越伸出绑着信筒的腿,骄傲得不行。

郑越拍拍它的头,把信筒拆下来打开,取出里面一张极薄的信纸,却是张没有开头没有落款信,只有一行字,力透纸背:蓼水之治,刻不容缓。

他嘴角的笑容慢慢地收起来,看着那一行飘起来似的字迹,轻轻地皱起了眉。

冉清桓的字虽然不是见不得人,可也绝对算不上好看,他自己相当有自知之明,和人的张狂不同,一手字向来中规中矩一笔一划地藏拙,此时这般用力潦草,看来人已经乱到了一定程度。

泾阳……泾阳。

果然如今真的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郑越叹了口气,挥挥手,吩咐米四儿道:“给它弄点生肉来,然后你下去便是了。

”米四儿好奇地看了那游隼一眼,终究还是在皇上不怎么好看的脸色下什么也没敢问,道声“是”便出去了。

郑越铺开纸,要给那个人写回信,然而还没落笔,一直以来压抑着的担心、忧虑、思念便全部涌上来,眼前的几个字好像在纸上活起来一样,看得时间越久,便越恨不得立刻飞到他身边。

听说今年早春的时候南方便开始不正常地阴雨连绵,他那一身每个关节都摔开过的骨头会不会吃不消?

泾阳这些年一直是朝廷受灾的重点地区,他看到的东西,会不会让他更加难受内疚?

郑越几乎能从那寥寥八字中想象出他一个人失魂落魄地躲在某个破破烂烂的民屋里,心理万语千言,收不能收,放不能放……原来你一言一行,都能牵动我如许的心念。

清桓爱鉴:卿自南巡至今,诸多时日,每念及此,如三秋过眼,难述余思。

昨夜风暖,而晨起方知春花全败,恨春将去,千里不与人期,念马声来归日,尚未半矣,孤灯照壁,忧思卿不见,海天在望,不尽依迟……此时夜意浓重,烛花飞快地跳了一下,郑越想了想,勾掉了“昨夜风暖……思卿不见”长长的一句话,犹豫了下,补上“人隔千里,多有挂念,务必珍重”,随后又前前后后地看了一遍这半通不通啰啰嗦嗦的回信,自己都撑不住扶着额头笑了,有些自嘲地将墨迹未干的信笺卷成一团扔了出去。

一边的游隼静静旁若无人地享用着“御膳”,头都不抬一个。

他重新铺开纸,写道:见信如晤:蓼水之事久矣,非可一蹴而就。

今日花落方知春意将残,别来时日过半。

南地多阴雨,又闻自蜀之南,霪雨连月不开,商旅难行,务必珍重慎行,厚衣切不可省,努力加餐食。

梅雨降至,愿早归,另者当从长计议……他忽然住了笔,皱皱眉,想象冉清桓若是真的接到这样一封信,定然得给气得不轻,他心忧国事已经心烦意乱,这么一张唠叨衣食住行的废纸千里迢迢地寄过去,实在是有些过分了……郑越摇摇头,又卷了一张写废的信笺,丢到一边。

你心忧自然也是我心忧,蓼水已成朝廷心病,然而此时此刻,我却更放心不下你那受不得湿冷的身体——那只骄傲极了的游隼终于也乏了,吃饱喝足,站在一边的梁上,脑袋埋到翅膀下面打起了瞌睡,看起来倒像是小了一圈。

几天后的清晨,冉清桓收到了郑越的回信,比自己寄过去的还要简单,也是称谓落款皆无,打开后只有四个字,直白极了,完全不符合皇帝陛下一贯文质彬彬的形象:他说:眼下没钱。

钱,是个大问题。

冉清桓收起郑越的信,轻轻地拍拍游隼的头,这凶悍的大家伙亲昵地,像是撒娇一样地蹭着他的手。

一行四人顺着蓼水走,一路借宿农家,冉清桓用心盘算着地形,这对于他一个地理盲——即使在攻读了无数关于河运水利的书之后,也仍然是个不小的挑战。

蓼水其实是名阳江中游的支流,自北向南的,北起南蜀州中部,而南止燕祁腹地如海,锦阳是蓼水的入海口,然而那里因为支流庞杂,什么洪峰都能给卸掉,加之离海不远,所以格外得天独厚。

泾阳这一带却是不行的,唯一引以为屏障的就是当年被他炸掉的大堤,而今河道短短几年间已经改了不少,有些地方甚至淤积起来,将本来就有些嫌窄的河道弄得更加危险,所以年年发水。

与此同时,这些淤积,就导致了河运上的麻烦,南北行者多有不便,通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当中更是隔开了如今的京城上华和当年的燕都锦阳,政治上来说,也不利于中央集权的控制,冉清桓的想法是干脆在蓼水的基础上,从南往北疏通出一条运河来,南蜀州中部到上华距离不是那么远,大可以人工开凿,可是郑越直截了当地告诉他,国库,现在没钱。

那么,难不成卖官鬻爵么?

更何况,现在有很多人是不希望这边治理好的,那天他在朝堂上宣布南巡的时候,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站出来反对?

什么保重身体的当然是放屁,充其量影响一下局部空气指数——地方上发国难财,上面如果没有人他敢明目张胆到这样么?

况且多少人在锦阳有不干净的势力,那就更不用细说了。

冉清桓从自己住的房间里面溜达出来,无意识地跟着不远处飘过来的弦子声音。

这里是泾阳南边一点的一个小镇子,多少比农田乡下多了些人气,虽然仍然是穷苦,但究竟没有了那种荒凉凄切的味道。

不知道谁家传出一阵弦子的声音,空空的有些哑瑟,约莫是这些日子受了潮,隐隐地听出来是一首北燕的小调。

他追着这不知道为什么显得格外悠然的声音,于微露里转过几个街巷,隔着不远的地方,是两个老人,一个坐在门槛上,倚着门框,漫不经心地拨弄着手中的弦子,嘴里咿咿呀呀地听不清唱着什么,另一个似乎是个瘫子,难得的晴天里坐在自家院子中,腿上盖着一条破毯子,正入神地听着同伴蹩脚的演奏。

这条巷子已经破败得没剩下多少人家了,即使是昔日里车水马龙的小镇,能动的能干活的,也走得差不多了,只留下这些老弱病残的人,独自留守在家乡旧日的土地上,静候着岁月带走自己的日渐腐朽老迈的身体。

老人的眼睛浑浊得像是融进了沙子的水,沉沉得透不进晨曦的光,声音粗粝,高音处有撕裂一样的破音,是怎么都说不上好听的,那双弹着弦子的手,粗大而布满皱纹,泛着土黄色没有光泽的颜色,分不清哪里是茧子,哪里是皮肉,花白的头发整整齐齐地束在脑后,然而也没剩下多少根了,露出一样老迈的头皮。

你记得跨青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

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不由得,悲从中来。

琴声忽然中断,拨弦子的老人像是感觉到了什么,抬头,正撞上冉清桓哀怜似的目光,忽地哼了声,瞪了他一眼,放下弦子站起来便走。

冉清桓有些愕然不明所以,不禁出声道:“老丈,后学哪里得罪了么,怎么不弹了?

”老人哼哼唧唧地骂道:“弹什么弹,好好一首小调调,你那是哭丧的么?

晦气晦气!”连看他一眼都懒得,径直走了。

“咳,这……”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看那个院子里本来闭着眼睛听曲子,现在却饶有兴致似的打量着自己的老人。

老人笑了笑,指指地上的弦子:“会不?

”冉清桓颇有些为难,原来在军中的时候,这些民间的乐器多少是学过一些的,基本上大同小异,只是军中将士们也大多没什么艺术细胞,拿着聊以慰藉思乡之情罢了,他这个学生当然更惨,那一出手,估计就是呕哑嘲哳难为听了:“就算吧。

”“你把他气走了,我听谁去?

”老人命令道,“坐下,弹两首喜庆的。

”冉清桓只得依言坐在门槛上,拾起刚刚的弦子,拨了两下就知道音是不准的,这便更有难度了,他想了半天,总算搜罗出一首娶新妇时候唱的曲子,词已经完全不记得了,调子还有点印象,他自暴自弃地想着到哪算哪,不会的地方自己现编,反正丢人也就丢在这么一位面前,当是给老人家取个乐。

一段完全听不出是什么东西的跑调之后,冉清桓总算仗着还算聪明,摸到了这把破弦子的窍门——原来这三根弦中没有一根是准的,两个稍低,另外一根绷得太紧,以至老发出奇怪的声音。

听得他渐渐成了音,老人这才把戏谑的目光收回来,仍旧是悠然地跟着打不知所谓的拍子。

然而没有多久,老人忽然出声打断了他:“停,后生仔,你这曲子是自己瞎编的吧?

”“呃……”冉清桓心说这老头子看起来迷迷糊糊的,连拍子都打不对,莫非还是个民间艺术家,这是中间实在想不起来了,才自己胡编了两句,自以为衔接还不错,谁知道立刻就被听出来了,“跟人学的,估摸着那个人自己也不大会,跑了?

”老人嗤笑了一声:“你可蒙不了我,”他指指自己的腿脚,“瘫了这些年了,就是这些个老街坊隔三差五地给我解解闷,你那个跟前边都不是一个味,别以为我听不出来。

”冉清桓索性把琴放在一边,打量着这小小的院落,几乎是家徒四壁——阴阴沉沉的小屋,屋前边晾着一摞受了潮的柴火,地上杂草丛生,不禁开口问道:“家里还有什么人么?

”老人瞪了他一眼,好像听到了什么废话:“我老头子哪那么神通广大自己从屋里爬出来?

”他顿了顿,“这是我那大孙子,给人扛活的,一早出去了,瞄着见天晴了,让我在院子里晒晒太阳,回来再把我放进去。

”老人忽然看着冉清桓撇撇嘴:“我说后生仔,你那是什么眼神?

要不然把老张气走了呢。

”“嗯?

”“你是哪家里出来的大少爷吧,瞅着我们小老百姓可怜?

”老人笃定地问道。

“我不是……”“年景不好哟,”老人拖长了声音像是唱戏一样地遛出这一句,“没有收成谁还要扛活的呢?

今年不好过。

”他咂咂嘴,意犹未尽地道:“不好过,要么能给大孙子娶媳妇了。

”话锋一转,老人问道,“后生仔,娶了媳妇没?

”“……”冉清桓有点呆滞地看着他,半天才接道,“我闺女都十岁了。

”“啧啧,”老人从头到脚像是看市场上的猪肉一样挑剔地看看他,“胡吹,你才多大点个人——捏都捏不起来。

”冉清桓哭笑不得:“要么一会领来给您看看?

”“不看也知道不是亲的。

”老人摇摇头,冉清桓这回惊悚了,脱口道:“您怎么知道的?

”“养儿养了那么大,能跟你现在似的不经事?

”老人好像不屑似的看着他,“我老汉看人看了快七十年了。

”不经事……冉清桓已经没什么话想说了,这老头子岁数大了,大概有点糊涂。

却听老人道:“一听你弹琴就知道,专是你这样的小娃娃啊,心眼才一点点大,看不开的多了,才替这个愁替那个愁……”他絮絮叨叨地说开了,冉清桓却没心情再听下去,满心都是他那一句“心眼才一点点大”,从上华到泾阳,家国天下事,儿女不言情,一并压在他身上,一直都没有喘过气来似的,给牵机大师的信还没有接到回音,而这些日子,也越发迷茫了起来。

他恍然回想起自己这十年的光景,觉得好像没干过什么好事,当屠夫,然后毁了堤坝,然后惹了情债,然后走走不得,留留不得,直到此时,才忽然有点明白了什么的感觉。

晨雾渐渐散的差不多了,天光大亮,微量的空气里面有股湿润的、好闻的气味。

“愁个什么劲呢,什么日子不得照样过?

嘿……”老人仍在唠叨,好像发泄表现欲一样。

冉清桓打断他,把弦子敲得铿铿直响,露出一个有些邪气的笑容:“要么您再听听?

”他不管老人什么回答,径自拨动了起来,这回彻底没了调子,信手而至,难听至极,老人忍了一会,实在忍不住把他赶了出去。

冉清桓在骂声中弯了眼角,一个胆大包天的计划渐渐成形。

第一时间更新《广泽旧事·上华篇》最新章节。

相关阅读

司藤

尾鱼

猎物

迈克尔·克莱顿

寂寞空庭春欲晚

匪我思存

十字火焰(上)

宫部美雪